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培养方案>>正文
软件工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年05月30日 10:55

执行学院: 国产免费va中文在线观看 2024年入学适用 二年制专升本学生

一、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专业始建于2003年,由“2+2”和四年制本科开始招生,2024年开始招生二年制专升本学生,培养能够适应软件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各种软件相关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累计毕业生达到8000人,活跃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运维、软件服务等行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软件工程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工具进行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的前沿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适应软件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五年之后应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环境、社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目标2:具有工程项目分析、设计与开发、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实践与研究。

目标3: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能够跟踪该领域的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积极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具备良好的交流、协调、合作、竞争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软件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三、毕业要求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如下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表述软件工程技术问题,对具体软件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并能够基于相关知识和工程方法比较与分析复杂软件工程技术问题的求解方案。

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及关键方法和技术,正确表达复杂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问题,分析和比较复杂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程技术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并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分析软件工程方法和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智能软件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周期、全流程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软件设计目标和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针对特定软件需求,能够设计满足指标和要求的软件模块、软件系统、软件模型,并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净零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运用科学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具体软件系统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构建实验平台环境,科学获取实验数据和结果,能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主流方法、工具、技术、软件环境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据此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时,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软件工程领域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有工程报国、为民造福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践行工程伦理,在软件工程领域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职责。

8.个人和团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能够就复杂软件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软件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沟通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10.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与软件工程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终身学习: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不断适应自身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变化,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四、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条件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修满总学分最低73学分,方可准予毕业。符合男阳茎进女阳道视频大全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体系

学时

学分

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小计

必修

选修

合计/

学分占比

通识教育课程

思政类

56

8

64

4


7学分/

9.6%

军事体育类






外语类






创新创业类






通识必修类

28

4

32

2


通识选修类

16


16


1

学科教育课程

数学类






23.5学分/

32.2%

物理类






化学类






计算机类






学科基础课程

176

136

312

19.5


学科基础实践课程




4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96

72

168

10.5


42.5学分/

58.2%

专业核心课程

60

52

112

7


专业选修课程

48

48

96


6

专业实践课程




19


总计

480

320

800

66

7

73

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占比

58.9%(40%)


五、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2年

修业年限:2~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一级学科:软件工程

七、培养方向与核心课程

软件开发技术方向侧重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应用开发、Web服务器端应用开发、前端应用技术及应用技术、软件开源框架、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等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面向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研究、设计、开发、测试、集成、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方向核心课程:数据库技术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基础、Web前端编程框架、Java Web 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

大数据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掌握大数据技术,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与管理,具备扎实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软件开发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软件类人才。

方向核心课程:数据爬取与呈现技术、数据挖掘算法、大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系统开发、大数据技术导论、深度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专注于培养精通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够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方向核心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用、国产实时系统应用技术、嵌入式程序开发、物联网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电子线路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

云计算专业方向,致力于培养掌握云计算技术体系,具备云平台构建、部署、运维及云应用开发能力的专业软件技术人才。

方向核心课程:Python编程技术、容器和容器云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运维技术、高并发与高可用服务、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数据挖掘与呈现技术、数据挖掘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

八、主要实践性环节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Java程序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基础课程设计、Web前端开发实训、Java EE框架程序开发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九、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

见EXCEL附件文件